• <dd id="ddjc4"><pre id="ddjc4"></pre></dd>
    1. <button id="ddjc4"><object id="ddjc4"><u id="ddjc4"></u></object></button><dd id="ddjc4"></dd><li id="ddjc4"><acronym id="ddjc4"><cite id="ddjc4"></cite></acronym></li><tbody id="ddjc4"><track id="ddjc4"></track></tbody>
      <button id="ddjc4"></button>
      1. <dd id="ddjc4"><center id="ddjc4"></center></dd>
        設為首頁 | 聯系我們 | English
        陜西富縣大葉速生槐基地完成初步架構 2012-10-29  
         

          應陜西富縣新綠洲綠色產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邀請,9月25-27日,就茅于軾先生十萬元人民幣專項捐款使用而簽署2011年6月16日延安富縣大葉速生槐基地合同書項目內容,對執行單位富縣新綠洲綠色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一年來合同執行情況進行了實地的檢查、考察,該公司已經于7月22日上報書面的“關于延安富縣大葉速生槐基地環境保護項目任務合同書執行情況的匯報”材料,材料中內容不全重復,僅將實地考察了解到的情況匯報如下:

        吃住在山里窯洞,張文彥熱烈歡迎我們到訪

          一、基地基本情況
           據公司介紹,大葉速生槐基地是從2010年牛武鎮申家溝村30畝大棚地起步,2011發展到150畝,今年擴展到410畝;其中育苗用地約150畝,荒山260畝兼種混種了些樹苗進行試驗。冒著大雨泥濘,我們實地下田間地頭、上荒山荒坡、入雜草灌木叢,兩處荒山、兩處種植戶集中村申家溝村和大申號村桐家嘴組村民家中和種植地,與種植戶面對面交流,察看去年和今年4月試種樹苗的情況。種苗生長情況總體很好,適應性很強,根成活率高,苗生長比其它槐樹樹種普遍快1-2倍, 當年4月的苗已經大多竄高超1米,去年4月種下的苗竄高3米左右,培育根和苗的產量非常高,每畝產苗達1500棵以上,或等級不等的根3000多個,苗地畝產量成倍增長。

        清泉溝試種,大部分已經成活,個別死根

          二、走訪部分苗木種植戶,了解通過此項目訂單簽約苗木生產及農戶收入情況。
        公司與農民合作簽約育苗用地約150畝,免費通過提供種苗、種根進行育苗,訂單收購培養的苗和根,現在暫時按1元價格收購,再免費發放農戶擴種苗地,從而擴大苗根生產能力和規模。苗農通過第一年賣苗(根)給公司收入就達1500元/畝以上(原種植玉米等作物約1000元/畝),而實際產量高于定單收購量,私下口口相傳進行根苗轉讓收入超過此數,連續二年的苗地根苗產量翻番,收入加倍。農民培育苗根的收入比種植玉米、煙草收入高而辛苦少,因而非常有積極性。我們走訪了茶坊鎮岔口劉小燕、劉長江、孫大炮等種植地,與劉小燕及其雇工農戶交流,查看了牛武鎮申家溝村農戶陳菊芳、王德軍、張文彥等農戶種植地,并和農戶做了情況了解和交流。這些農戶有些在近年西部退耕還林政策以來,已經成為專業種苗種植戶,對各種適宜當地的刺槐、松、柏等不同樹種的苗、果樹都有種植經驗,對大葉速生槐這種新樹種適應能力強、生產速度快、管護勞力少(除3-4次草/年)都有一個從懷疑到認可的過程,同時,通過他們對該樹種推廣種植前景的預計,認為推廣潛力大,種苗將有市場前景,因此,只要第一年種上的,都自己主動擴種育苗地,而且口口相傳私下轉讓根苗,除有公司訂單的基本保障收入外,自發的根苗市場需求也讓這些種植戶收入頗豐!

        陳淑芳家邊上也種上了幾株,才半年已經竄高超1米

          三、租賃(流轉)與合作荒山260畝進行試種。其中:流轉鄧家溝荒山90畝,41年使用權;租賃清泉溝荒山102畝,20年使用權;與村民合作植樹荒坡70畝,F已間種混種植樹苗1萬余株進行試驗種植,通過我們在鄧家溝(90畝)和清泉溝(102畝)荒山的實地查看,生長情況各有所不同;氖彸潭雀、雜草叢生的貧瘠荒山生長較慢,個別死苗,多數當年長出地面部分凍死,從根部再發新苗繼續生長,而原先種植過果樹、松柏、灌木叢密布的荒山荒坡,土壤比較熟,長勢就比較好,不亞于耕地育苗地里的長勢。
        鄧家溝荒山上的試種

        鄧家溝地生,去年種下,長出地面部分凍死,今年又從根部冒出苗

        鄧家溝上野花叢中襯著大葉速生槐嫩葉,賞心悅目

          四、基地投入情況
          按我會與公司合同任務要求,實際租賃(流轉)荒山192畝,簽約150畝苗地訂單收購苗根;公司沒有租賃到育苗土地,主要原因一是當地土地價格均在每畝200元以上,并且都要求一次付清全款;二是找不到20畝以上成片成規模的可以育苗的地塊。
        據公司介紹,為推廣大葉速生槐,讓更多的農戶實際了解種植全過程,公司支出大多投入在收購種植戶生產的苗和根費用,并且需要連續至少三年的收苗擴種才能有一定的產量規模,目前,我會捐贈撥付他們的款項完全不夠,自籌資金支出基地建設費用已超過30萬元。

          五、項目團隊情況
           此項目執行方式也是我們生態長城項目點執行模式的一種探討和創新,對項目執行團隊的了解和考察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該項目執行公司富縣新綠洲綠色產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為推廣種植大葉速生槐而成立具社會企業理念的農業企業。公司發起人,王皓,原郵電部現工信部的處級退休干部,北京插隊延安知青,懷著老區插隊時的知情情結,退休后原計劃承包個荒山對黃土地生態環境做點貢獻,看到曾插隊的老區依然貧窮落后,就想為老鄉們做點善事,帶動他們種植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具備的作物增加點收入,因此,“種什么”和“怎么帶”成了她思考的題目。作為富民學校的發起人之一,有著做公益事業的經歷和經驗,借鑒茅于拭創辦富民學校的公益理念,決定以社會企業的運營模式,持續性的開展公益項目,找到茅老,茅老非常支持,捐出自己的稿費,支持他們在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平臺上進行公益項目運營,接受社會捐贈資金,接受基金會項目監管,成果能在基金會平臺上推廣,得到社會的認可。這兩年來,以她為首的三個退休干部,加上當地人的加入,共同成為公司的骨干,扎在當地,調動村級組織(村委會)參與,對大葉速生槐的種植全程觀察,而三個退休干部三年迄今沒有一個人領過一分錢報酬?梢哉f全體成員達成共識:盈利和分紅,不是該公司成立的目的,而公司的經營方式和手段能給這項公益項目帶來可持續發展!

          改善環境生態的項目往往是周期較長、投入較大的一項工作,大葉速生槐基地的發展也不例外,目前面臨著困難和問題:1、前三年仍需要投入至少需要50萬,籌集資金存在困難,除茅老捐贈外,還沒有數目大些的捐贈,已經為此項目支出由王皓個人借款墊支;2、人力資源缺乏,熱心公益項目的年輕志愿者還沒有,他們幾個退休干部畢竟年齡大了,如果有年輕人志愿加入,他們很愿意接受和培養,能夠給這個公益項目培養接班人,使事業后繼有人!

        王皓和楊京生,退有所樂,背后上山即為清泉溝荒山,他們將致力于改造植被。

            六、結論和下一步建議: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作為生態恢復,快速改善植被結構的喬木樹種中,大葉速生槐的優勢非常明顯,成活率高、生長快、維護成本低;二、推廣大葉速生槐的育苗訂單方式和荒山的種植試驗表明,以“基金會+社會企業+農戶”方式帶動農民種植推廣大葉速生槐目前是有效的,F在對大葉速生槐苗需求依然存在,基金會還應當繼續支持基地的建設發展,建議:
           1、在流轉的(102+90)荒山上繼續投入樹苗進行種植示范,并掛基金會大葉速生槐種植基地牌;選擇一處集中的川、坡、山地苗木種植處,考慮可以在農戶張文彥的荒山地進行大葉速生槐苗種植示范戶牌,引導學習該戶村民的種苗效果和經驗。
            2、繼續支持該項目,籌集捐贈資金。

         
         
         
         
        男女真人牲交a做片
      2. <dd id="ddjc4"><pre id="ddjc4"></pre></dd>
        1. <button id="ddjc4"><object id="ddjc4"><u id="ddjc4"></u></object></button><dd id="ddjc4"></dd><li id="ddjc4"><acronym id="ddjc4"><cite id="ddjc4"></cite></acronym></li><tbody id="ddjc4"><track id="ddjc4"></track></tbody>
          <button id="ddjc4"></button>
          1. <dd id="ddjc4"><center id="ddjc4"></center></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