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6年9月14日— 花旗集團于今日宣布捐助116.8萬元人民幣用于支持一項能夠幫助改善貴州省環保和教育條件的創新項目。此次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CPAFFC”)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CEPF”)聯合組織實施的綠色助學行動旨在利用植樹造林產生的經濟價值來資助120名貧困兒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曲格平先生說:“綠色助學行動將環境和教育計劃有效地融為一體,創造出兩者之間的協同效益。它通過鼓勵當地群眾獨立自力的方式成功建立起一個新型的“造血”模式,從而能夠不斷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格平綠色助學行動是由曲格平先生在2003年倡導、并出資創建的項目,至今受助學生已近200人,建設經濟林近200畝。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主席李小林女士說:“多年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一直關注西部地區人民的生活和教育條件等各類問題。綠色助學行動也是圍繞這兩方面工作的一個例子,我們相信它必將成為可持續發展項目的典范。”
花旗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施瑞德(Richard Stanley)先生表示:“花旗集團長期承諾為中國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有益的貢獻,我們非常高興能夠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華環;饡Y成合作伙伴共同開展綠色助學項目。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為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努力。”
花旗集團資助的綠色助學行動將資助來自貴州省六盤水市的水城縣比德鄉拉壩村、布拱村和黃草村的120名貧困兒童及其家人。此次捐助在這四年項目期內將被用于兩個方面:一是支持農戶種植四川椒樹(花椒);二是為這些孩子接受教育以及包括建立三座小型圖書館和組織兩期教師培訓在內的其他計劃提供資助。
貴州省是中國的一個高緯度省份,深受石漠化的危害;ń窐喜鈣耐旱,植根于石頭縫里可以留住水體,減少土壤腐蝕,從而改善生態環境。同時,花椒的果實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常用辣味調料,可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預計得到資助的每家農戶三年內能夠實現年收入約5千元人民幣,他們的經濟狀況將得到顯著改善。
綠色助學行動的另一個目的是要改善三個村的教育狀況。目前,每個鄉還沒有正規的學校,孩子們上學的地點僅能被勉強稱作“教學地點”,而現有的八名教師中也還有一半是兼職人員。小型圖書館將幫助為學生和教師更好地配備所需的參考書籍;希望教師培訓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地改進工作。
綠色助學行動是花旗集團在中國最新的一個社區計劃;ㄆ旒瘓F對社區建設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過去十年中在中國累計捐助高達600萬美元。

我會理事長曲格平教授接受捐贈

項目啟動儀式主席臺

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