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特侖蘇共同開展守護烏蘭布和公益行動。近期在公益項目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作為公益合作伙伴在烏蘭布和沙漠及周邊區域開展調查,探索荒漠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從了解本底開始,為保護行動的開展提供支持。
在蒙語中,烏蘭布和的含義是“紅色的公!。距今約七千年前,這頭瘋狂的公牛在西北風的滋養下野蠻生長,不斷擴張,在南部賀蘭山與北側狼山的夾擊下,囿于向西北傾斜的地形,最終在黃河前停下腳步,逐步形成了現如今我們看到的,獨特的荒漠生態系統。
海市蜃樓般的沙漠
戈壁上生長著“傳說中”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位于干旱區及半干旱區的交界處、荒漠和半荒漠的前沿地帶,烏蘭布和沙漠在貧瘠的外表下,覆蓋了戈壁、沙漠、山地等多種地形,周邊散落著大量農田、草原,以及如寶石般串聯著的咸水及淡水湖泊和濕地,更有無數人居住在它的懷抱里,放牧、耕種,與流動的沙漠共同呼吸。
農田
戈壁
濕地
這片融合了多種地形、生境、氣候條件、用地類型的荒漠,如今生物多樣性狀況如何?
泡子里有哪些遷徙的水鳥?文獻記載中的沙狐和虎鼬,是否還在?
它們的數量如何?分布區域發生了怎樣的改變?是否受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人類活動的干擾?而我們,又應該怎樣去開展保護工作?
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是一片空白,亟待尋找。
八月,項目團隊前往烏蘭布和沙漠區域踩點調查,來到了沙漠東北緣的哈騰套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的指引下,尋找獸類活動的蹤跡,共同布設了一批紅外相機,調查沙漠、山地等不同環境中的獸類多樣性,并在黃河沿線和保護區星羅棋布的泡子周邊,開展鳥類樣線調查。
哈騰套海保護區北部的狼山山脈
一臺和哈騰套海保護區共同布設的紅外相機,你發現它在哪兒了嗎?
駐守在烏蘭布和的保護站
沙洲上覓食的白琵鷺(Platalea leucorodia)、躲藏在蘆葦后的疣鼻天鵝(Cygnus olor)、聒噪的石雞(Alectoris chukar)、戈壁上打洞的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荒漠邊緣行走的赤狐(Vulpes vulpes),還有濕地里不明生物的糞便……
驚喜永遠在下一個角落等待著,準備給我們一個大大的擁抱。
從上到下:白琵鷺、石雞、貉、赤狐
從銀川向北,走高速到巴彥淖爾市,不過四小時的車程,便可穿梭烏蘭布和沙漠的南北界限。
而當項目團隊放眼望去,從黃河岸邊到遙遠的西方地平線,在這區域內約一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里,還有多少未知在等待探索?
所以,如果愿意,你也想一起來尋找嗎?
和我們一起,用腳步丈量每一條山溝,在清晨和靜謐的夜晚里,觀察穹宇下生存著的美好生靈。
加入我們吧,從本底調查開始,了解烏蘭布和,共同守護這片無法被替代的荒漠。
時間
時長約為一周,預計在10月24日到11月4日(具體時間待定)
地點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境內
招募人數
10人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22年10月9日23:59
工作內容
開展科研監測及調查,了解物種多樣性,進行紅外相機回收及布設、開展鳥類樣線調查、數據整理等;
進行社區訪談,記錄影像、文字等資料。
招募要求
1.熱愛自然,對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感興趣,關注社區保護;
2.已滿18歲,身體健康,能適應野外條件;
3.踏實負責,在野外能嚴守紀律,入鄉隨俗;
4.加分項:生態學或社會學相關背景;
5.瘋狂加分項:擁有以下一項或多項技能
1)豐富的觀鳥經驗,擅長辨認鳥類;
2)擅長辨認獸類蹤跡,有紅外相機布設經驗;
3)豐富的野外活動經驗,如徒步、持有急救證書、駕駛技術嫻熟等,或豐富的社區訪談經驗;
4)擅長攝影,有良好的文字功底或擅長繪畫等。
費用承擔
志愿者自行承擔從所在地往返項目集合點(預計為銀川或巴彥淖爾)的交通費用;
公益項目承擔志愿者在野外期間的差旅食宿費用,并為志愿者購買野外保險。
志愿者福利
擁有一段難忘的沙漠之旅,學習保護知識;
近距離接觸一線的野生動物研究和保護工作;
認識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獲得科學志愿者證書。
招募方式
請準備好簡歷,并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報名表,我們將盡快聯系符合要求的志愿者。
荒漠作為一種獨特的生態系統,還有更多未知在等待我們去探索。在特侖蘇支持下,公益項目將繼續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實際守護行動,期待我們在此地區有更多發現,通過了解本底,為保護行動的開展提供支持,共筑更好有機生態,助力美麗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