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沁園品牌聯合發起了“‘沁園·致凈未來 健康水源2030’三江源·沁源行動”,旨在促進水源地生態文明建設,在未來十年內,以三江源為核心向外輻射,從環境、社區和家庭等維度持續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帶動區域綠色經濟發展,家庭和社區飲水健康保障等行動,助力實現高原地區零廢社區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長遠愿景。
2022年,“三江源·沁源行動”將繼續在三江源地區開展。為更好的實施“三江源·沁源行動”項目,擬向社會征集一家“三江源·沁源行動”長期合作伙伴,負責在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的53個行政村及周邊區域開展相關工作,包括:協助完成對村級環保組織資金的撥付、監管以及相關物料的發放,支持合作社建設,指導村級環保組織開展巡護、培訓等工作,開展村級環保組織負責人培訓和優秀生態管護員的表彰獎勵等。
一、2022年度工作地點
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瑪多縣扎陵湖鄉尕澤村、擦澤村,黃河鄉熱曲村和白瑪納村,共4個行政村。
二、工作周期
2022年5月—2023年3月
三、支持資金
2022年度項目資金不超過人民幣47萬元
四、合作伙伴2022年工作內容
1、向開展2022年度“三江源·沁源行動”項目落地的4個村級環保協會撥付活動資金,對活動資金的使用進行指導和全程監管。
2、指導4個村級環保協會在地開展摸底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但不局限于記錄水源分布情況、水源規模與面積、水量、水源地周邊地理環境、水源地周邊居民放牧情況、居民飲水取水點、取水方式、飲水水源水質等。
3、指導4個村級環保協會進行水源地巡護和垃圾撿拾、清理工作,使用水質監測工具包對水源進行快速檢測,并對所巡護水源地進行標注,4個村巡護點位不少于100個。
4、為參與項目的生態村提供垃圾清理裝備、勞動保護等相關用品。
5、零廢棄宣教站建設。通過發放環保袋、明信片等環保獎勵,鼓勵游客帶走垃圾的文明行為。選點需覆蓋青藏公路沿線三座(國家級)保護站和其他公共空間,不少于10個。
6、指導4個村級環保協會在地開展減塑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理念的培訓,參與培訓總人數不少于4000人次,其中接受培訓的婦女兒童不少于1000人次。
7、指導4個生態村在地開展學生水環境保護和健康飲水理念教育,在小學開展水環境保護和健康飲用水理念的啟蒙教育。
8、在4個村中選擇一個綠色合作社進行資金支持,開展“零廢棄”社區建設,指導合作社開展符合綠色生活理念的傳統技能提升培訓,倡導社區群眾在生產經營和日常生活中減少垃圾產生、對廢棄物進行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解決部分農村閑置勞動力(尤其是婦女)就業問題,提高居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和農牧民增收致富。
9、在年終開展村級生態保護協會負責人培訓,組織三江源地區53個村及周邊地區級生態保護協會的生態管護員分享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并從中選取10名優秀典型給予表彰和鼓勵。
五、申請資格
1、擁有正規資質的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和在中國境內注冊三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并有良好相關經驗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組織;
2、具備履行合同和組織實施項目的專業能力,以及與當地政府良好的關系;
3、在三江源地區開展過類似活動的單位優先考慮;
4、能按照基金會財務管理要求使用項目經費。
六、需提交的材料
1、組織依法成立資質證明,包括但不少于營業執照或登記證書,銀行開戶許可證等(需蓋章);
2、項目方案及預算;
3、項目主要執行團隊人員簡歷;
4、過往活動案例3個;
5、其他認為有必要提供的文件;
七、評審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組織相關專家開展綜合評審,評審結果將在基金會官網、微信公眾號進行公示,公示期滿無異議將通過郵件方式通知執行方。
八、申報材料提交方式
有意者,請于2022年5月16日前將上述材料蓋章后掃描發送至:lixiaohan@cepf.org.cn,并郵寄兩份紙質材料至: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大街16號環境大廈7層,李霄漢。
資料請注明:2022年度“三江源·沁源行動”。
咨詢電話:010-67117240
九、征集流程
1、征集公告在官網及微信公眾號公布;
2、收集申報資料,項目部門根據征集標準進行初篩,如申報單位提交資料不滿足征集公告的要求,取消申報資格;
3、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項目評審,依據評審結果排序;
4、擬確定合作伙伴在基金會官網上公示;
5、合作伙伴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務,同時經費使用符合相關規定,經我會認可,將與合作伙伴繼續開展后續年度“三江源·沁源行動”項目的相關合作;如本年度工作未能達到我會要求,將取消后續年度合作資格。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202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