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在經過了近6個月的籌備、征集、線上考察、云端評審后,首屆一汽-大眾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資助項目正式揭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環境科學院、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等14個與汽車環保創新相關的科技項目分別獲得100萬、50萬、20萬的公益資助。

(公示期為:2020.7.10-2020.7.16,電話:01067130419)
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資助項目,是由一汽大眾有限公司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一個社會性公益項目,也是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全面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具體行動。當前,我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汽車市場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效益調整的關鍵時期。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的根本好轉,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為此一汽大眾有限公司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圍繞新舊動能轉換等12個與汽車環?萍枷嚓P的領域,共同發起了“汽車環保創新引領”公益資助項目。
項目自2020年初以來,在全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下,35個來自全國19家高校、科研院所的項目參加申報,在經過了線上考察、云端答辯等兩輪評審后,最終確定14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清華大學的“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環境效益評價體系及比較研究”項目獲得了100萬元資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純電動乘用車匹配兩檔自動變速器節能環保性能評價研究”等3個項目獲得50萬元資助,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的“區域交通能耗與污染分析平臺研究”、上海交通大學的“廢舊動力電池中有價元素綠色高效提取技術研究”等10個項目獲得20萬元資助。

清華大學吳燁教授“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環境效益評價體系及比較研究”項目獲得100萬元資助
思想碰撞,共探創新項目前景
一汽-大眾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終審答辯以“云直播”的方式舉行。20個入圍終審答辯環節的項目主講人參加“云答辯”。來自生態環境系統相關機構、高?蒲性核、汽車企業和專業汽車媒體的評審專家共同對線上答辯的項目從科研價值、成果轉化前景、商業模式創新、綠色發展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綜合評審,并提出了積極而具有前瞻性的建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徐向陽教授對“純電動乘用車匹配兩檔自動變速器節能環保性能評價研究”項目進行精彩陳述
圍繞項目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項目推進中將遇到的難點,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評審團專家還與各項目主講人展開了探討與交流。他們分別從各自所在領域和視角提出了真知灼見,為項目后續推進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巨大的智慧能量。

項目團隊主講人進行“云答辯”
這場汽車環?萍碱I域的頂尖思想碰撞更成為了網友的知識盛宴,聆聽專業交流,見證創新“種子”破土而出,觀眾對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環境效益評價、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標準、汽車尾氣污染分布模型等硬核知識有了系統性認知,汽車環?萍家嚯S之走進了大眾視野。
聚勢以成,共推汽車環?萍及l展
近年來,在汽車“新四化”浪潮的推動下,汽車行業正加速轉型,建立環境友好、公眾健康汽車社會迎來時代契機。一汽-大眾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汽車環保創新引領計劃,將通過公益的力量推動平臺合作,推進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引導社會各界關注中國汽車環?萍嫉膭撔屡c發展。
聚勢以成,合力前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和一汽-大眾將攜手社會各界,秉持公益初心,凝聚社會智慧,聯合來自高校、科研機構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創新力量,共同致力于可持續發展,促人、車、社會、環境的和諧共生,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