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垃圾分類宣傳項目已持續開展15年,共開展各種宣講活動2562場次,專注于普及環境文化教育,動員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促進校園、社區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在2018年開展389場活動的良好基礎上,2019年再接再厲,持續開展“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垃圾分類知識講座”主題活動,目前已經開展了139場。
近期,受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邀約,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的垃圾分類宣講團為朝陽區教育系統各學校老師、教委工作人員、領導代表近300人進行了培訓;顒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宣講團田穎老師對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進行了科普,講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方法,現場進行了垃圾分類的模擬投放環節。課件中還結合了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環境等方面提升大家社會責任意識的內容,倡導各位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加強對學生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

宣講團田穎老師為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全體教師進行培訓

北京市朝陽區教育委員會全體教師參加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北京市朝陽區參加培訓教師回答垃圾分類知識問題
該活動還接受了東城區城市管理委員會邀請,為東城區所有街道的垃圾分類一線負責人進行培訓,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小康幸福工程辦公室李京華為參與培訓的人員詳細地講解了垃圾的歷史和文化、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方法等,通過大量案例講述了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垃圾分類工作“分的是垃圾,凝聚的是人心,增強的是意識,提升的是素養!”只有做到關愛他人、敬畏環境、關注社會、參與行動,垃圾分類才能夠走向成功。
多年來,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活動采取“講”“玩”“演”“展”“做”的方式,互動、體驗與展示相結合,讓受眾在“玩”中“學”,在“學”中“悟”。針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單位,采用不同的形式,通過演講、詩歌、故事、知識競賽等寓教于樂的形式,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破盏膶ο笾屑扔写、中、小學校的師生、家長,也有物業公司、服務行業服務人員、企業老板,還有政府機關、街道社區骨干等。對提高市民垃圾意識,推動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李京華為東城區街道垃圾分類負責人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東城區所有街道垃圾分類一線負責人參加培訓